让国货复产,让老外点赞……他们究竟有何妙招?

作者:聚福 发表于:2025-03-03

民事案件是经济社会的“晴雨表”,做好民事审判工作,事关经济行稳致远,事关社会安定和谐,事关人民美好生活。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法院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作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广西法院共受理民事案件150.26万件,审结137.49万件,民事案件占全区法院诉讼类案件总量的81%。

服务大局,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17小时,高效调解广西某粮油公司申请扣押巴哈马籍“艾丽肯”(ELIKON)号轮船的涉外诉前保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用保函的形式消解了案件管辖权争议,赢得涉外当事人对中国法治环境的赞许。

让国货复产,让老外点赞……他们究竟有何妙招?

“ELIKON”(艾丽肯)号轮船

3个月6天,依法快审快结广西冠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合同纠纷一案,依法解除对企业账户的查封,保障血浆、口罩等防疫物资持续生产供应,服务保障疫情防控的同时,精准服务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6个月26天,全国首例由高级法院裁定受理的柳州正菱集团及53家关联企业合并重整案依法审结,成功化解债务总额超380亿元,盘活破产企业资产价值约150亿元,以法治方式助推危困企业转危为安……

让国货复产,让老外点赞……他们究竟有何妙招?

合议庭法官与柳州市柳南区政府召开联合执行协调会

司法护航,掷地有声。围绕“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三项指标,广西法院切实加大民事审判破产重整工作力度,“田七牙膏”“睡宝床垫”“印象·刘三姐”等知名企业恢复生产,柳州化工集团、梧州奥奇丽公司等重大企业重获生机,阳鹿高速公路、陆川清湖光伏发电项目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在破产重整助推下,“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危困企业转危为安。

广西法院解决涉企纠纷耗时持续缩短。2021年上半年,全区法院商事纠纷当场立案率达98.28%,一审涉企纠纷平均解决总耗时138天,比自治区要求减少72天。

这些鲜活的案例事关民生,事关企业发展,事关广西经济社会稳定。

广西法院涉外商事审判延伸到边疆、拓展至国门。为服务对外开放和自贸区建设,广西高院出台《关于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指导意见》,制定妨碍营商环境的负面清单十条,在南宁、钦州、崇左三个片区分别设立自贸区巡回法庭,指定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法院管辖部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为自贸区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司法为民,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建议二审法院依法驳回上诉。”2019年11月28日,广西高院院长、二级大法官黄海龙担任审判长,二审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最高检、公安部和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的非法跨省区倾倒废酸油渣引发的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件。

让国货复产,让老外点赞……他们究竟有何妙招?

2019年11月28日,广西高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件。

庭审当天,广西高院还邀请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公众等近150人旁听庭审。该案入选为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典型案例。

“今天的公开庭审效果非常好,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全国人大代表黄超说。

同饮一江水,共护漓江源;同享一方林,共护一片海。广西法院建立漓江流域、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服务联动机制,成立漓江、涠洲岛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服务联动中心;桂黔滇三省部分法院共同签订协议,探索环境资源跨行政区域一体化保护模式;北海中院设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基本账户,为判决后生态修复提供了专项资金保障;北海、广州、海口三家海事法院共建海洋环保合作平台,维护“北部湾-琼州海峡”海洋生态环境。

让国货复产,让老外点赞……他们究竟有何妙招?

5月13日,漓江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服务联动中心和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人民法庭挂牌成立。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广西法院行动有方、落实有力。2018年以来,广西法院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55万件,判令环境民事及公益诉讼案件责任人承担生态修复金5964万元,补种复绿面积5736平方米,增殖放流鱼苗42万尾。广西法院注重环境资源专业审判、生态修复、多元联动、巡回审判等经验获最高人民法院肯定推广。

让国货复产,让老外点赞……他们究竟有何妙招?

2021年5月13日,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法院漓江生态保护巡回法庭放生鱼苗。

扶危助困,情暖人间。广西法院主动为困难群众办理司法救助金领款手续。2018年以来,广西法院共办结司法救助案件8983件,向9165名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1.02亿元。

司法救助困难群众、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开通立案绿色通道、服务保障脱贫攻坚,一系列举措彰显广西法院司法为民情怀,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公正司法,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今年5月,桂林市阳朔县人民法院判决了民法典实施后,首例因婚前隐瞒重大疾病而撤销婚姻的案件。

让国货复产,让老外点赞……他们究竟有何妙招?

图为法官向当事人判后答疑。

该案系民法典正式实施以来,广西法院严格实施民法典的一个缩影。结合民法典立法精神和价值取向,广西法院依法适用“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可撤销婚姻”“离婚冷静期”“个人信息保护”等民法典法律法规,全面保护人民群众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2019年11月20日,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侵害雷锋烈士肖像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进行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判令被告停止生产销售并召回带有雷锋肖像的产品,并通过市级及以上媒体发布道歉公告。

让国货复产,让老外点赞……他们究竟有何妙招?

图为开庭现场。

“我不该侵害雷锋烈士的肖像权,日后定加以改正并将烈士精神时刻铭记于心。”法庭上,被告某机电公司负责人对本公司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依托审判执行工作,广西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规范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案件审理、纠纷调解和裁判文书说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会公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认真落实英雄烈士保护法,旗帜鲜明保护英烈名誉荣誉,用法治力量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经验弥足珍贵,成绩有目共睹。一系列举措精准发力,释放出民生红利,铺就民事审判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底色。广西法院坚持服务大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高民事案件审判质量效率,奋力推动民事审判工作行稳致远。

版权声明

本文系作者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